进村入户调研报告

时间:2025-11-01 14:31:12
进村入户调研报告

进村入户调研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进村入户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进村入户调研报告1

按照县委、县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统一安排,县直某单位及时组建工作队进驻某乡镇某某村,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结合该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单元土地治理等中心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农村生产生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等民情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概况

1、地理、人口

某乡镇某某村地处某某县西南端,紧邻某国家森林公园,是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中华”卷烟原料基地。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21户,人口802人,其中劳动力411人,常年外出务工约251人;“三留守人员”共有86名,其中:留守老人33名,留守妇女20名,留守儿童33名。

2、基层组织

某某村现有党员20人,占全村总人数的2.49%,其中外出党员6人,占党员总数的30%,30岁以下党员4人,占党员总数的20%,60岁以上党员8人,占党员总数的40%,初中文化程度以下17人,占党员总数的85%,高中文化程度以上3人,占党员总数的15%,女党员2人,占党员总数的10%。村委班子5人,支委3人(兼职)。

3、经济状况

某某村现有耕地2329亩,其中水田504亩,旱地1825亩,农户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烟叶种植、外出务工、粮食种植和养殖,少数农户发展有商业或加工业,全村人年均纯收入3450元。无村办企业。

(二)新农村建设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村支两委向州、县及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新修村组公路7.5公里,基本实现村组道路硬面化,全村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结合烟水配套工程,水利设施建设有了长足进步。积极争取并稳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单元建设,今年全村有800余亩耕地进行了土地治理。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长期以来,村支两委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加大农业基础投入的同时,在烟叶适宜区域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培育发展烟叶种植大户,带动群众致富。在烟叶不适宜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并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收入得到逐年提高。

3、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增强

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全村全员参加了新农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中央粮食直补政策全面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信心进一步增强。感恩党的惠农政策在全体村民中形成共识,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二、“进村入户”活动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动员会后,县直某单位根据动员会议精神,结合本部门实际,早部署、早安排、早启动,迅速成立“三万”活动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工作组,精心制定活动方案,并迅速进驻某乡镇某某村,正式拉开了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序幕。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县直某单位“三万”活动工作组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采取召开村民大会、院落会等方式,积极宣传政策,挨户走访、联户座谈,将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送到村干部手中,将强农惠农政策送到农户家中。工作队员扑下身子,深入农户,把脚印“印”到每一个农户家的堂屋,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做到身入心入访民情,同心协力促发展。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圆满完成驻点村220户的走访民情工作,召开驻点联系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大会、院落会共4次,填写省级调查问卷18份、县级调查问卷220份,送出《宣传手册》148本,撰写民情日记近30篇,掌握了民情民意100余条,实现了“两个全覆盖”,走访调查入户率达到100%。

三、主要工作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在县委、县政府召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动员大会后,县直某单位及时召开全体干部会议专门研究“三万”活动,并成立以办党支部书记、主任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精心制定活动方案,全员参与,明确分工,各尽其职,相互协作,紧密配合,为“三万”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有力支撑。

二是形式多样展开宣传,积极发动群众。县直某单位工作组进入驻点村后,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大会、院落会、发放宣传手册、田间地头交心谈心以及在媒体上发布新闻等形式,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重点宣传粮油补贴、农机补贴、家电补贴、退耕还林、危房改造、低保政策和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等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倡导村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促进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通过多形式的宣传,使广大农民对“三农”政策经历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知之全面到知之深入的过程,工作组成为了农村政策宣传队,宣传发动了群众,营造了“三万”活动宣传声势,使“三万”活动更加深入民心。

三是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县直某单位“三万”活动工作组进村后第一天,就与村支两委取得共识,紧密围绕全村土地治理、春耕生产、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扎实开展走访民情活动,把脚印“印”到每一个农户家的堂屋。在政策宣传的同时,配合该村土地治理等中心工作对农户进行广泛宣传解释,极大程度上推进了土地治理等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是注意工作方法,严守工作纪律。县直某单位工作组在驻点联系村密切联系群众,注意工作方法,严守工作纪律。坚持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吃住后统一结算,真正做到对群众“只能予、不能取,只帮忙,不添乱”。在走村入户访民情期间,体察民情、珍惜民力、轻车简从,严守工作纪律,时刻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树立了编制部门干部的良好形象,以优良党风凝聚民心、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满意。

五是饱含真情实意,确保走访全覆盖。进村之后,工作组与农户主动打招呼、主动拉家常,很快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感。在走访过程中,坚持典型调查和普遍走访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对贫困户、留守户和村中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进行重点走访,另一方面“地毯式”地走村入户,坚持走访到每家每户,掌握真实的村情组情户情,耐心、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把党的阳光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家农户,增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调研中反映的几个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中央、省州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种植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但是,因种种因素的制约,村民生产生活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反映 ……此处隐藏2672个字……众“面对面,心交心”的方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本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产生活状况及其他涉及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村风民情,帮助干部理清发展思路,基本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岳村位于冯村水库北2公里三洪路边,地处官庄毛家塬下,现辖5个村民小组,206户,共800口人。全村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水地220亩,旱地1580亩。20__年全村总收入119万元,养殖业18万元,农业48万元,外出打工收入35万元,其他收入18万元,人均纯收入1500元,目前全村共拥有劳动力450多人,外出打工150余人。

近年来,嵯峨乡党委、政府根据该村的具体实际,着力指导以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利用其自然资源发展蔬菜种植,推广统繁统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积极推进村干道建设,努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改,乡风文明建设及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取得良好的效果。全村养殖秦川牛320余头,发展花椒栽植300余亩,农业税、农林特产税、九年义务教育等各项惠民政策在该村得到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资金每年都能及时足额发到户,广大干部群众对党和政府对农村的发展政策,特别是各项惠民政策十分满意。

岳村两委班子齐全,村党支部有书记1人,委员2人,村委会有主任1人,委员2人。全村共有党员30人,其中男党员27人,女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积极分子培养对象5名。党员的平均年龄56岁,60岁以上的`达7人,36--59岁18人,35岁以下5人。村干部基础待遇能够全部落实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开展以带政策、带信息、带服务,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帮定规划、帮抓项目、帮解困难(“三带三问三帮”)为主要形式的“入户进村访企”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村委会的协助下,我们走访调查岳村196户(总206户),另外几户长期在外打工,家中无人。切实做到村不漏户,确保入户达100%。真正做到体民情,听民声、解民意,把群众的疾苦体现在“三表一卡”上,根据村里实际情况,各组面临困难不一:

一组地势较好,但由于贫富差距,由于水源问题,果业、养殖业等都无法开展,直接制约了群众的经济收入。

二、三组:出行难。虽然已经迁移居民点,但地处旱腰带,距村中心三里坡路,天阴下雨,泥泞不堪;吃水难。人饮用水相当困难,特别是完全失去劳动能的老人,身弱多病,力不从心,吃水已经成为头等难题。

四、五组相对位置较好,交通便利,但人饮难、浇地难,如今的水地变为旱地,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制约群众养殖、蔬菜、果业等产业的顺利发展。

在我们调查走访过程中,群众一致反映村委会班子团结、务实,村干部能够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其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该村低保、五保户、直补等各项惠民政策都能及时落实,广大干部群众满意率达100%。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解决。

1、发展极不平衡。该村已有10%的住户脱贫,逐步向富裕型过渡,但仍有近90%的农户处于贫困状态,贫困人口达720多人,其主要原因是:一缺乏技术;二缺乏基础性发展资金;三子女就学及医疗等开支较大;四老龄人群比重太大,难以接受新技术。

2、

水利设施差。水中旱问题相当严重,该行政村虽然地处河川地带,仍然有大部分耕地处于水中旱,自流灌已荡然无存,全村无一条可使用的灌溉渠,就连一组仅有的机井,也常常无水,“浇地难”成了头等问题,极大影响了粮食收入和养殖业的发展。

3、人畜饮水困难。农村人畜饮水全部依赖自打的浅水井,每逢旱季,水位下降,浅水井难以保障,特别是二、三组50户群众饮水要经三里坡路去拉水,其困难程度令人难以置信。20__年,农发办帮其打的几眼井,都无法使用,该村人畜饮水至今未得到解决。

4、村民居住条件太差。群众居住比较分散,40%的农户仍然居住土窑,部分窑洞已成危窑,但没有合适地域(不占用耕地)进行庄基划拨,村内的道路硬化差,每逢阴雨天,泥泞不堪,为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5、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去年栽植的花椒基本连片,但水地蔬菜、果树、粮食分布比较混乱,没有进行统一规划。

6、农业技术宣传普及太差。该村的果树面积逐年减少,其原因是群众不懂科学技术管理,导致连年效益下滑。蔬菜种植仅有10户种植地膜洋芋,品种单一。养殖业发展缓慢,群众经济基础太差。

7、村务管理有待进一步的规范。该村财务管理较好,政务比较顺利。村委会基础设施条件差,村民小组相距太远,工作任务和工作信息不便传达。

8、土地分配不均。从调查情况看,全村有38%住户,由于取妻、生子人口增加粮食短缺,有甚者全家6、7口人,仅2、3口人有地,直接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9、党员老龄化严重。目前全村党员年龄在35岁以下的仅有5人,且常年在外,36—59岁的18人,60岁以上7人,最大年龄74岁。

10、文化程度较底。经调查全村初中文化6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不足10%,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农民生活水平较差,多数子女都上完初中甚至未毕业都外出打工。

三、意见和建议

嵯峨乡岳村,民风淳朴,村风较正,随着主干道的不断深入,绿色家园建设正付诸于实施,针对目前现状和调研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该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力度,尽快进行统筹规划,使各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布局合理,逐步形成坡地花椒,河川地蔬菜,杂果、粮食的合理布局,培育该村的龙头产业。

2、争取扶贫规划项目,尽快解决该村的人畜饮水问题,特别是二、三组人饮十分困难,根据实际情况,力争全村群众尽早吃上自来水。

3、加大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村民的科技知识,解决村民在养殖、种植、栽植等方面的疑难问题,使目前已经发展起来的花椒、养殖户不要象杂果那样渐渐消失。

4、尽快与县乡两级主管部门联系,对全村村民的庄基合理规划,使居住在危窑的村民尽早脱禽危险。

5、建议切合实地际地,灵活掌握土地政策,使每家每户都能享有自己应有的土地。

6、建议加大老弱病残人群扶持力度。

7、建议加大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扩音嗽叭),便于村务管理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8、建议乡农经站、民政办等部门加强对村务公开的指导,加大财务的审计监督力度,清理历年干部的移交遗留问题,确保村务正常运转。

此外,乡村干部要积极协调村内各种关系,确保各项惠民工程的顺利进行,加强劳务输出的指导和宣传工作,积极与县级部门协作,完善村民合作医疗制度,协调指导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从而加快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以上是档案局调研组深入嵯峨乡岳村调研情况,相关意见和建议实属全体村民所需、所急、所盼,望各位领导能给予相应协助、支持、解决。

参与调查人员:

组 长:__x

副组长:__x

成员: __ __x

20__年4月23日

《进村入户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