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调研报告

时间:2025-10-31 17:06:07
支教调研报告

支教调研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支教调研报告 篇1

“向日葵”队调研工作逐步展开x月15日,“向日葵”支教队的队员们在支教工作步入正轨以后,调研工作也按照计划逐步展开。

队员们利用课间时间,向孩子们发放调查问卷,包括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思想情况等内容,各位队员分别指导着自己负责的三个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好调查表格,并与孩子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通过交谈,队员们与孩子们更加熟悉,对其性格、心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步完善了刚建立起来的学生资料库,根据其对学习的看法等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们在更加和谐融洽愉快的环境里学习进步发展。傍晚时间,部分队员拜访了当地的教师,从老师们口中了解到当地教育发展现状着实堪忧。位于西部山区的地理位置,交通闭塞,经济、教育发展落后,由于师资、设施等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困难,无法满足当地儿童的教育需要。

同时,部分家长及学生教育观念落后,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同样阻碍了当地教育的发展。为了实现现代化教育需求,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学校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通过向老师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教育学习的观念和想法以及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看法,了解校方情况,寻求相关建议。希望针对所得结果,向当地的政府提供相关的建议,在教育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措施,也为队员们之后的活动总结工作提供更多真实可靠的资料。

根据这一天了解的情况,队员们略微改动了课程安排,在课程安排上更能适应补充当地的教育情况,相信队员们的不懈努力能够为当地的孩子们送去自信和希望。

  支教调研报告 篇2

复杂的情感驱使我无力的笔头写下这篇质朴的文章,为了纪念这段青春飞扬的岁月,也为以后的追忆留个凭证。当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桌旁写下这篇实践报告的 时候,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往日的画面,十天的光阴是短暂的,但就这短短的十天,我们得到这一生中难以得到的东西——团队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开阔的思想、真 挚的友情。我们没有虚度这十天,没有放纵这十天,我一直在用心做事,用心服务,我不得不感叹:原来时间还可以这样度过,生活还可以这样生活。

工作篇

7月8日早上6点,我们陶行知协会一行人兵分两路,朝着各自的目的地正式启程。伴随着《真心英雄》的歌声,我们跨出了学校的大门。经过大约4小时的长途 跋涉,我们一组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山东省泰安市接山乡中套村中套小学。此时,天上下起了蒙蒙小雨,给我们造成了些许不便。

我们第一时间与当地村委取得了联系,以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当地政府思想似乎比较陈旧,在思想上难以接受我们的支教调研活动,又需要向上级请示,我们在村委等了好长时间,饭都没吃,不过最终章还是盖下来了,我们很兴奋。

回到学校已经是下午,小学校长已经等在那里,他带领我们在学校参观了一下,小学的条件似乎还不错,这点有点令我们失望,我们还是想要更艰苦的环境,不过后来遇到的困难足以让我们打消这个念头。

生活篇

生活的环境比原本想象的要复杂,原来在学校不是问题的问题到这儿全成了问题。先解决吃饭的问题,还好,学校有一间废弃的伙房,貌似n久没人用了,门框上 插块生锈的牌子,隐约看见“食堂”二字。我们把小屋子收拾了一下,把布满灰尘的大锅刷地崭新,又买了柴米油盐,这些用了我们半天的时间。然后就是住宿问 题,没有住的'地方我们只能睡教室,桌子并起来做床,衣服跟几本书叠起来做枕头。晚上我们点着蚊香擦着花露水,但效果不佳,依然有蚊子困扰。睡前几个男生总会拿着手电围着校园转一圈,美其名曰:巡逻。

这十天,我们一起说一起笑,这不是苦中作乐,这些快乐都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又一句话比较适合形容我们的感受:“有一种幸福叫做吃苦。”

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起玩,一起闹——友谊便在无声无息中培养了起来,我觉得我们协会的人都是世上最可爱的人。最后一天晚上,我们一起聚餐,大家对这十天的生活有种种感叹,感叹十天的不知肉味,感叹十天的快乐,感叹十天的艰辛,感叹十天的充实,感叹十天的短暂。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清淡却不寡味,真实而又充实,艰辛却也快乐。

感动篇

十天结束,我们走了,带着激情与思考,带着感到与收获,看着孩子们的挥泪送别,听着他们用哭哑的声音喊着:“哥哥姐姐们,再陪我们一天吧,就一天!”我真想落泪,但是我们还是走了,告诉他们:“我们还会回来。”

  支教调研报告 篇3

一、调查概况

20xx年3月12至6月25日,经过层层筛选,我很荣幸能够被选上盐城师范学院第十三批赴新疆伊犁察县第一中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和支教的大学生。

我这三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

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有经验老师的带领和悉心指导下对教师这个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我还利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化学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化学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从化学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学生化学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中学化学的发展现状。

(二)调查方法:

对老师及同学上课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适当做询问调查。

三、调查结果

1、从教师的自身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调查。

教师的文化水平还是不错的,小部分为大专毕业,大部分部分是本科毕业。大多数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后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教学方案,虽然有些不足,但是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非常的高的,但是学生学习起来并不轻松。学校里配备了多媒体器材,有的老师年纪可能比较大了,不太喜欢用多媒体,我认为教师还可以在这方面多家努力,争取进一步的发展。

某些教师比较少板书,或者板书比较乱,导致有些同学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笔记,对以后复习产生影响。

不同老师对多媒体教学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有的老师在播放多媒体时对时间的'把握不是很好,有时过快学生不能及时做完笔记,有时候过慢导致学生听起来感觉很无聊。实验器材学校配备的也不齐全,有些知识很难单从书面知识去理解,实验更能简单易懂。但是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校的实验配套需要进一步的增强。在作业要求方面,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 ……此处隐藏23423个字……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不了解,这时我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

  支教调研报告 篇13

寒假,同学们大多数都是急着要回家与家人团聚,享受着家的温暖。但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怀着激情和梦想,带着真诚和智慧踏在四川的乡间小路上,让这个寒假过得别样的充实,别样的精彩。1月21日—1月30日,院团委西部之窗协会组织的18名志愿者赴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兴业乡开展支农指教调研活动。

京港携手,情系川西

总想把内心珍藏的爱传递给蔚蓝的天、青翠的树林、神秘的大山,总想把内心火热的激情燃烧在最需要的地方。

去年的8月3日—8月23日,西部之窗协会携手香港中文大学小扁担励学行动赴四川省雅安市,足迹遍及所辖的天全县、宝兴县、芦山县,对三县的17所贫困中小学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研,详细了解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困难,确定小扁担的捐助对象及捐助方式,对17所学校的贫困生进行家访,送去京港两地对他[们的问候,并对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此作为小扁担确定资助对象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西部之窗协会与小扁担多次沟通联系,最终确定寒假赴天全县兴业乡圆桌中心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并对上次没有走访而尚需确定是否资助的贫困生继续走访,同时带上小扁担寄存在天全县教育局的手套和耳罩,发放到学校得孩子们手上。

特色支教,授人以渔

此次活动由我院团委西部之窗协会主办,旨在关注和服务农村,关注农村的经济、教育、信息等方面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社会意识,培养农村调研能力。院团委给予了大力支持。18队员是:宗习均、李学文、杨军云、唐珊珊、王兴艳、张憬雯、穆司南、汤彦、任倩、王蓉、万明、刘金觉、阮仕龙、吴昊、杨泓峤、卓玛、覃思源、王华伟。

1月23日傍晚,志愿者队伍顺利抵达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兴业乡圆桌中心小学,安排住宿后,就马上与天全县教育局领导、中心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开展座谈,详细了解当地的基础教育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状况,掌握活动开所必须的

1月24日,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首先,此次支教活动采取班主任负责制,分成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授课,18位队员分时教授100多个孩子。其次,支教队员们为活动设置了极具特色又趣味十足的课程:音乐舞蹈、美术手工、科学与生活、社工实验课、青春期教育、励志教育等。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开展丰富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潜力,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外面的世界。尽管当地教育条件落后,尽管孩子们要冒着大雪走上一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可孩子们坚持不落下一节课,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他们的热情,让队员们深受感动。

坎坷路上,支农调研

南方雪灾波及四川。活动期间,大雪纷飞。当地一位70来岁的老爷爷说,在他的印象中,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而久的雪。

上午,队员开展特色支教,下午则分为不同的小组以学校所在的峡口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深入6个村庄进行支农调研。此次支农调研通过学习“三农”材料、探讨“三农”问题、学习新《劳动合同法》、文艺演出和实地调研等,锻炼了队员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加深了他们对当代农村现状的了解。

每天冒着雨雪,跋涉甚至是一两个小时的山路,走访23个小扁担尚需确定是否资助的贫困生。同时进入其他的老乡家,宣讲新《劳动合同法》、开展文艺演出、专项调研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以及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期望、发放并讲解农业科技方面关于养殖种植知识的宣传册、当场写对联送上新春的温暖。

点点滴滴,珍藏回忆

离别的时候总是分外伤感,短短几天的朝夕相处大家与孩子们早已融为一体。1月30日上午,举行了布置简单却真情浓厚的联欢会。虽然没有舞台,但志愿者与孩子却尽情尽心的表演。联欢会结束,孩子们拿着笔和本子纷纷走到大家的面前,志愿者在上面留下了深深的祝福。到下午,大家在房间里恋恋不舍的收拾行囊。

在这个特别的寒假里,其他同学都正在家的襁褓里,享受着、放松着。队员们却在远离京城的川西进行支农支教调研活动,他们白天上午上课又要,下午走访调研,晚上还要开会备课。连日的劳累,很多队员嗓子已沙哑,有的甚至发不出声。调研走访的队员在徒步中,鞋上沾满了雨雪混合而成的泥巴,脚底磨出一个又一个血泡,甚至腿部都麻木了。

就要出发了,志愿者还在与孩子们手拉着手,互相拥抱着。车子缓缓启动了,志愿者们将回到各自的温暖的家。最后尽管来自湖南郴州的李学文因雪灾而回到北京过年,然而不管怎样,在这儿发生的点点滴滴,都将化作回忆,永远的珍藏在每一位队员的心里。

  支教调研报告 篇14

在这个火红的七月里,伴着满腔的兴奋,台州学院“知心支教”实践队的队员们穿着统一的队服,戴着小黄帽,扛着大旗,从台州学院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到了学校之后,离农民工学校博远小学还有一段路程的时候,我们远远的就看到了在学校门口早早就等着的他们。

当我们走近时,他们瞪着大眼睛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期待与胆怯。当我们说我们是来支教的时候,他们眯着眼睛满足的笑了,此后的生活就在这微笑里开始了。本来我是有安排给孩子们上一节手工课的,但是最后因为人员变动就取消掉了,我觉得挺可惜的。看着其他队员能够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听孩子们喊自己为老师,就觉得特别羡慕。

在课间活动时,大家互相熟络了,就开始闲聊了。

我仍旧记得英语课上小孩子们整齐嘹亮的嗓音,整个教室都回荡着他们认真读单词的声音。在课间的十分钟里,我和小朋友们扳手腕,没想到孩子们的力气竟然这么大,赢了各个队员的孩子们都捂着肚子咯咯的笑了。小孩子们特别喜欢打乒乓,有学生打的很好,我就拜他们为师,孩子们也都很有耐心,一点一点地教。

放学后的值日以及家访也都历历在目,我有去郑煜梅家里家访,孩子的'父亲特别和善,小梅也特别懂事,一直配合我们的访谈。美术课上,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宇宙。

手工课上,小朋友和队员们为向自闭症儿童献出一份爱而学折爱心。摄影课上,小朋友们一起欣赏点评自己拍的照片。书法课上,队员们手把手的教写字。其实五天的时间真的不多,但是在这五天里,我们和小朋友们从刚开始的尚有戒备的陌生人变成了能够互相给予温暖的知心朋友。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一天下午的照片展。当照片放到同学们熟到敞开怀嬉戏打闹阶段的时候,教室里开始有啜泣的声音了。小朋友们怕自己哭被看到,就用双手托住脸颊,偷偷抹掉眼角的泪水。看到懂事重情义的孩子们,本来就万分不舍得的我眼睛突然就红了,鼻子也酸了,赶紧撇过头不忍去看照片了。当老师在上面说:“好了,同学们,这次支教结束了。明天早上不用再过来了。”想到要和孩子们分开了,眼泪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成长了很多,学会了爱和感恩,学会了努力与付出,学会了理解与沟通。希望小孩子和我们,都能从一株嫩绿的小麦穗长成一片金黄的麦田。

《支教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