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毕业演讲稿

时间:2025-10-16 19:41:07
北大校长毕业演讲稿

北大校长毕业演讲稿

演讲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演讲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演讲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大校长毕业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大校长毕业演讲稿1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可以主宰人生。”毕业季来临了,我们看看校长们对毕业的同学们是怎么勉励他们的。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致辞

校长致辞一向是展现大学文化气质的体现,不同的有不同的校园文化。昨天上午,北京大学20xx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举行。校长林建华在他的致辞中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向毕业生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吃亏就是占便宜。他说,价值观是一种看不到摸不见的东西,却随时随地影响我们的行为。表示希望,从北大走出去的北大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坚守价值判断,守住底线。

林建华说,在这个时代,有人说大学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任何言语都是苍白,只有靠实际行动承担起社会上属于我们的责任。最后,林建华告诉同学们,一个人品格是最宝贵的财富,一所学校文化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国家年轻人的价值观是最宝贵的财富。

也有网友翻来了这位北大校长林建华此前的毕业致辞,比如,20xx年他的题目是发现自己;20xx年他说不要被喧嚣浮躁迷惑、勇敢做自己。从中不难体会到这位校长对于希望学生坚守品格、坚持信念的一番勉励。

放眼海外,国外的毕业典礼上,校长们如何勉励学生?彰显着怎样的校园气质与文化?

澳大利亚:校长致辞简单朴实又务实

毕业于悉尼大学的《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的感受是,澳大利亚的校长致辞常常给人简单朴实又颇为务实的印象。澳大利亚绝大部分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校长讲话比较简洁。一般澳大利亚一年会有两轮毕业典礼,每一轮毕业典礼通常按照学院分别进行,有好多场。典礼的安排上,校长讲话通常会非常短,一般不到十分钟,大部分时间用于叫学生上台领取毕业证书。

比如,悉尼大学校长斯宾塞曾经发表过颇受欢迎的毕业典礼致辞,他说“希望学生们毕业时,更会问问题,也更会回答这些问题。有更多的热情挑战各种观点,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希望他们有信心,维护自己的观点,并听取别人的意见。”

而有的时候甚至校长寄语可能会被其他事情打断,反而让人印象更深刻。记得当初胡方本人在悉尼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典礼上,轮到校长寄语时,整个大厅的火警铃声响了起来。

火警响的初期,校长说了一句话,“我希望火警不会打扰到我们。”而在火警铃声持续了十几秒钟之后,校长停下来说,“人与人的不同在于不同的决断,成功在于大多数时决断的正确。现在我的决断是全体撤离。”不过正当他讲完这句话时,火警警报就停了,这是一次假警报。

有时学校为了勉励毕业生安排的毕业典礼非常有特色,比如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有全国闻名的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大*,这是整个澳大利亚所把毕业典礼做成*的大学。

在这一天,墨尔本城区的主要干道会为这个学校分路,毕业生在乐队仪仗的开道之下浩浩荡荡地在市内*,然后聚集在墨尔本市的联邦广场。在广场边上的巨幅大屏幕上会现场直播校长的讲话以及毕业典礼。这样的*是毕业生在这个学校以学生的身份最后一次聚会和欢庆,穿着毕业服走在大街上的那一份荣誉,一定会让他们铭记终身。

美国:校长演讲名句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同样毕业于常青藤的《全球华语广播网》美国观察员尹莎总结,每一年,毕业演讲中,都会让很多青年人开启名句赏析模式。从中也不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之感。

不论是牢记责任的哈佛校长德鲁福斯特的致辞,还是看重机会和开放性的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查尔斯.M.威斯特的演讲,他们都各自突显了自身校园的文化特色。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在20xx年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主题叫做《在这个利己主义的时代,别忘记我们对他人的责任和依赖》。他说,“这是一个自拍时代,仔细想想,如果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开始过上整天自拍的生活,这会是怎样一个社会呢?世界只是暂时属于我们,我们肩负着过去和未来的责任,真正的我们要比我们自己和我们的自拍照要广博得多。而大学的责任正在于此――用我们共同人类遗产号召大家去开拓未来。”

尹莎的母校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查莱文在20xx年毕业典礼说“学会区分什么是正确的”,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他的大概意思是,“你们作为同辈中受过良好教育的未来领袖,肩负着超越意识形态和党派局限的历史责任。你们必须用你们过人的智慧和思辨的精神去提升政治决策的水平。你们必须以公民的身份响应时代的号召等等。”

另外尹莎还比较喜欢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雪莉蒂尔曼曾经的演讲。他说,“普林斯顿大学并不是单独依靠它的教学人员和课程取胜,我们要循序渐进地教给你尊重别人的不同意见。希望你对不同见解持开放态度,并有勇气维护你所坚信的东西,互相尊重,用标准的正直要求自己。有时你会发现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方向,在给这个变化的世界里一些最简单的原则,也是人类应该坚守的初衷。”

俄罗斯:校长演讲语言朴素真实让学生充满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希望

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工艺美院的《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俄罗斯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对每一个毕业生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人生片段。俄罗斯的大学校长虽然都有很高的哲学和文学修养,但是演讲语言却是非常朴素真实,让每个学生内心充满着传承大学精神的责任感和对未来人生的爱与希望。

作为俄罗斯文化中心,艺术之都的圣彼得堡拥有众多高等学府,但无论任何高校,几乎每一次校长毕业典礼演讲,总要将圣彼得堡这个城市和大学承载的时代精神联系起来。

圣彼得堡,也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行政区域概念,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圣彼得堡努力奋斗、充实自我,学生经过多年学府生涯,融汇到大学这个有机体中。大学又赋予了圣彼得堡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

最终,圣彼得堡又成为了每一个学生心中,拥有文化积淀、历史传承的精神源泉。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只有大学精神的厚重,还有圣彼得堡这个城市的文化追求和责任传承。

以近几年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长演讲为例。演讲流程通常以祝贺学生顺利毕业开始,讲述这所创建于1724年,俄罗斯第一所大学所传承的大学精神,回忆这几年大学的成就以及所承担的时代责任。最后是祝愿学生继续保持探索知识的动力,愿每一个毕业生都时刻充满满满的爱,爱亲人,爱心中的爱人,爱所学的专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永远保持善良,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希望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永远留在每一个毕业生的内心深处,愿每一个学生永远健康,幸福。

北大校长毕业演讲稿2

各位老师 ……此处隐藏3994个字……大家表示祝贺,特别要向服务边疆建设的同学们表达敬意,因为他们的选择和行动代表了一种崇高的信念与责任感!我们还表彰了同学们评选出的10名“我最喜爱的老师”,我认真阅读了他们的优秀事迹,也看了同学们对他们的评语,以及心中的感激、敬意与敬仰。我深刻体会,这些老师之所以能够当选,之所以成为广大教师的优秀代表,因为他们都有一种高度的爱心与责任心,真正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与认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与责任心是我们创办卓越教育、培养杰出人才必须要弘扬的价值理念。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高尚职业,当一个老师用爱心与责任心去教育、引导学生的时候,他们一定是学生心中最优秀的教师!

同学们,刚才沙影同学用三个字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感情:舍不得,让在座的每个人都深为感动,部分同学已经留下了动情的幸福泪水。毕业之际,你们对大学留下了不尽的思恋,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大学四年带给你们的不仅是智慧的提升、能力的增长,更有人格的完善、心灵的滋养,这就是大学的育人之道。当你们离开大学,对生活的内涵有了更加真挚的感悟,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才是完整的大学教育,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成长。

大学是人类科学与知识的殿堂,是思想与精神的高地。儒家经典《礼记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样的思想理念依然在很好地指导着中国现代大学的办学实践。“止于至善”无疑代表着人的道德理想的最高追求,这是一种信仰的力量。

我们讲,大学的根本使命是立德树人。德的基础是什么,是理想、是信念、是信仰。人有善恶之分,人有正邪之别,其关键就在于理想、信仰与信念的差别。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信念是对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意志。信仰是最高层次的理念,是对某种主义、主张极其的信心、信任与尊敬。在我心中,信仰是一个神圣的话语,信仰是一种思想的力量。一个民族要强大,必须有坚定向上的信仰;一个社会要繁荣,必须有坚定向上的信仰;一个人要度过有意义、有价值的幸福人生,更需要一种伟大的信仰来引领和支撑。

接下来,我想与同学们分享三段视频,分别讲述三个人的故事,“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马背院士吴天一,xx年中国最美乡村教师——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一起谈一谈为什么人需要一种信仰的力量。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先生在国家最需要之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领导开创了新中国的导弹研究和航天事业,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吴天一院士割舍了在美国与离散30多年的父母团聚,坚守中国高原医学的科研道路。50年里骑着马跑遍了青藏高原,在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领域填补了世界空白,构建起高原生存安全的科学体系。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扇子林教学点校长徐德光,用近40年的艰辛努力托起山区孩子们的求学梦。

当我们看完这三段视频,我们要再次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何在?钱学森先生是科学的旗帜、民族的脊梁,抱着一腔报国热情,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为国家创立了不朽的功勋。吴天一院士流泪跪别远在美国的白发苍苍的父母双亲,留在青藏高原继续从事高原医学研究。青藏铁路修建5年,14万建设者无一因高原病死亡,这是吴天一院士的功劳。徐德光校长卖掉家里的两头猪和粮食,建立扇子林教学点,用一年时间亲手为孩子们砍出一条上学的路,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学习用的书。信仰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是一种神圣的信念。无论是科学大师还是乡村教师,如果他们心中没有一种坚定的信仰、一种执着的信念,他们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行动,他们的故事也不会有如此撼人心灵、催人泪下的力量。

同学们,信仰是道德之基,信仰是力量之源,信仰是行为之规,信仰是行动之标,信仰是幸福之路。在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坚定的信仰。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期待同学们让信仰的灯塔照亮你们前行的道路,让信仰的力量指引你们度过有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充实一生!

谢谢大家!

北大校长毕业演讲稿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x级2班的争气的败家子,非常荣幸代表我们班48名毕业生发言。四年过去了,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天我们就要离开曾经憧憬向往的大学生涯,走向我们的最终归宿xx社会。服务社会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会投身在社会的大课堂中不断进步,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大展鸿图。再此,我代表我们班的全体毕业生,感谢母校四年来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育,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和教诲,感谢家人对我们的付出和鼓励,感谢身边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帮助。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自我介绍么?还记得为次日的比赛挑灯做准备么?还记得我们一起逛街,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么?

自习室、野游、考试、获奖……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情深义重。从大一开始第一次上讲台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到此时在为工作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这些岁月里,大学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藉。

班级聚餐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将来的分别和感伤。昔日笑声不断的整个宿舍楼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变回空楼,变成一个无限伤感的符号。想起四年以前,我们拎着简单的行李来到这里,而明天,我们重新拎起新的行李,将要开始下一站的生活。

再见了,我的宿舍,再见了,我的兄弟,再见了,我的青春,再见,我的大学。

毕业,又像一个长长的省略号。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旅途里,迎着阳光,勇敢地飞向心里的梦想;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就着星光,回忆这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年,盛开过的花……道一声离别,送一声祝福,无论再过多少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也不会忘记,曾经孕育过我们的这一片深情的土地。

大学时光只是人生路途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毕业并不代表结束,而是欢呼开始,不是庆祝完成,而是宣布进步。生活总会有压力,现实总要去面对,我们要到生活的星图上去寻找自己的新位置,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会继续填好人生的履历表,为母校争辉添彩。

无论我们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此时我们都不必埋怨和懊悔,明天开始,我们一切都将清零,又在一个起点,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最后,祝愿我们的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安康,合家幸福,记得我们还会回来看你们的。也祝福我们的同学们,四年相伴的兄弟姐妹们,一路走好,前程似锦,记得我们还和宜宾学院有个约会。

谢谢大家。

《北大校长毕业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