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学习心得

时间:2025-09-07 09:21:10
教师读书学习心得15篇

教师读书学习心得15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读书学习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读书学习心得1

读了《一份特别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孝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师爱最为公众期待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

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教师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

教师读书学习心得2

金秋时节,人们都忙碌着,收获着庄稼,收获着果实。稻香和着果香混合在空气中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漫步在景色怡人的东城校园里,我深 ……此处隐藏11628个字……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期望”,这使我想起了心理学中的“课堂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选择美国西部的奥克学校进行实验。先对那里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智力测验,而后随机地抽取小部分学生的名单,告诉每个班的老师说这些学生都有很大的潜能。8个月后再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随机抽出的那批学生的成绩明显地高于以前!这说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是有影响的,它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通过态度、表情和动作方式等等将暗含的期待微妙的传给学生。

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有这样的事例。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特例”,用我们班其他学生的话来讲:“她是一个贪玩、叛逆、不学习、无药可救的笨女孩;平时她不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她可以任性地随时随地玩她的玩具、看小人书,从来不背书、不做家庭作业,更不要提为班级劳动、争光之类的事情;每次考试都是我们班级的最后一名,害得我们全班都要给他补分差。”当我初次听到其他孩子们这样评价一个女孩时,我很好奇想快点见见她。在其他学生指引下来到她身边时,她正在专注的看一本童话书,在学生们叽叽喳喳的催促声中,她才不紧不慢地抬起头看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低下头继续看她的书。同学们都说她太不礼貌,我只是笑笑对其他孩子们说:“别打扰她看书了”,然后就走上讲台准备上课了。当我走上讲台回过头再看她时,她双眼紧盯着我,我微笑着给她伸出了大拇指,她也露出了笑容,其他学生却惊讶地看着我,我也看出了其他孩子们的疑惑,笑着说:“景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认真读书的孩子,你们看我们班的赵书玉她多喜欢读书呀,老师最喜欢爱读书的孩子了!老师相信这样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很棒的!我们给她送去最热烈的掌声吧!”其他学生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但又觉得我说的有几分的道理,就勉强地鼓起了掌,这时看到赵书玉脸红红的,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从这以后我不断地鼓励她,给她信心,慢慢地我发现她上课开始发言了,背书了,写作业了,做值日了,期中考试时我悄悄地写了一张纸条“老师希望这次考试你能有进步”,果然考试成绩下来她的成绩比月考是进不了20分,期末考试前我又给她一个棒棒糖,对他说:“相信您会考出好成绩!”她笑笑重重地点点头,结果是她考了70分,全班为之震惊!我也很吃惊,说实话我当时也只是鼓励鼓励她,并没有真正的想着让她考个多少分。看到她巨大的进步其他孩子们不禁感叹道:“这真是奇迹呀!”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把对赵书玉的期望扩展到全班,采用“奖红花”、“棒棒糖”、“评新星”,“授奖章”,“评选各类小标兵” “发钞票”等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和进步,使学生们产生更高的自我期望。

看到孩子们一天天的进步,我开心地对自己说:“只有老师想不到的,没有学生做不到的”。有期待的日子才真实,才快乐;有期待的日子才会充实,才幸福;有期待的日子,生活才会五颜六色,才充满奇迹。

教师读书学习心得14

花了二个多月的时间,我读完了全国优秀教师、当代著名教育家高万祥的专著《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作者运用大量的事实给我们上了九堂生动且耐人寻味的指导课,这本书对当今广大处于摸索阶段感到迷茫的老师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对每个教师而言,这九堂课是自我进修的九门必修课程,是职业攀升的九个台阶,也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九个生命密码。简单来说,第一堂课:读书是教育之母---读书修身;第二堂课: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自我反思;第三堂课: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教育科研;第四堂课,教育就是爱---大爱圣心;第五堂课,我写故我在---积极写作;第六堂课: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第七堂课:细节就是力量---注重细节;第八堂课: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校合作;第九堂课: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追寻快乐。

我对于这九堂课理解,简而言之,就是读书在先,学然后知不足,只有经常自我反思的人,才能意识到自己知识的欠缺,才会萌发读书的渴望。在工作中,通过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仔细加以概括和总结并诉诸笔端,积极写作,形成文字,就会变成自己的科研成果。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下,只要每个老师都能怀揣一颗大爱之心,注重爱的细节,注意和学生交流的语气和方法,注重家校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成功,自然就会享受到幸福的教育人生。

可以说,我们中的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像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一样。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或者工作思路。有的人工作态度不认真,应付领导、应付学生的同时也应付了自己,而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讲,表面上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但为什么就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自己不够狠,太容易放纵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得过且过,这样的生活是苍白的,除了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之外,是没什么意义可言的。

现在,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上面所列举的那九个方面。或许我们中的某些老师已经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错了,但是还不够,还需要在其它方面做得更好,只有经历了全方位的历练和修行,才能修成正果,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到了那个时候,回首来时的路,我们或许会感叹:哦!原来只要保持那份坚持和执着,成功也不算太难啊!

教师读书学习心得15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校召了读书交流会活动,会上各个年级组的成员都热烈地讨论着自己在寒假期间所读的书籍,有关于教育类的,有关于文学类的,在集体交流后,每个组都推选出了优秀的代表上台来演讲。

美术组的蒙蒙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做个好老师》这本书,她还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给我们举出了很多例子,比如当遇到孩子调皮捣蛋时,她当时是怒气冲冲,对孩子们大发雷霆,当读了此书后,她发现自己做错了,孩子们有时无心犯的小错,老师如果抓住不放,放大它的缺点,这只是会让孩子们会不尊重教师,让学生认为教师没有素养,只会发脾气,吵骂他们。事后,蒙蒙老师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欠妥,她静下心来给孩子们耐心解释,向学生讲道理,以后在美术课上学生们就再也没有犯类此了错误了。

语文组的赵老师讲了他所发表的文章,用改编四大名著的方式来讲解语文知识,比如他改编的西游记,用对比的方式来描述西游记中的人物,比如沙和尚的忠厚和猪八戒的滑头,孙悟空做事情的执着和猪八戒的遇事退缩。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独特,让学生在看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写对比句。

数学组的孟晴老师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她从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就时时刻刻、字字句句窥见此书对于他的影响。在花费了近半年时间仔仔细细、每字每句品读这本教育圣经之后,她说读这本书思维上绝对的愉快,遣词造句也处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做教育的精准与对教育纯粹的热情。这本书博大精深,一百条建议太谦虚了,每个句子都闪烁着无法计数的灵感火花,老教育家恨不得把毕生所学倾入其中。

交流的最后,孙主任发表了她几十年来对教育深刻又深情的见解,我从中听到了她对教育投入的爱的智慧,她的发言是对我们此次演讲比赛画龙点睛般的总结。再一次,中心学校激励了我,再一次,我在这里得到成长,感谢所有老师辛勤的付出,为我树立了前进的标杆。

《教师读书学习心得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