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调查报告

时间:2025-08-31 11:56:19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合集15篇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合集15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1

1、调查时间:20xx年3月6日下午

2、调查地点:

3、调查对象:路两边的商店

4、调查方法:实地观察

5、调查人:

6、调查结论: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使用许多错别字的现象,比如:可乐写成了“渴乐”,体育写成了“休育”,便利仔写成了“便力仔”,周顺商行写成了“粥顺桑航”,开心时刻写成了“开心食刻”……这种类型的错别字的使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7、调查分析:

一是有的汉字尽管读音差别比较大,但是字形很相像,二是有些汉字尽管字形差别比较大,但是读音相同或相似,上面两种情况很容易导致人们用错字,三是现在数码产品的使用导致人们书写的汉字的.频率减少,这会让人们“忘记”正确的汉字,四是商家故意错写错用或误用滥用汉字,五是外语学习对汉语学习造成了冲击。

8、调查的建议: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希望大家把字写好,不要写错别字,在街头使用错别字也会让看到人误以为,这样的词语搭配是正确的,希望某些商家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误导大家。我们应该成立一个“净化街头语言文字的小卫士”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走向街头宣传在街头使用错别字的危害,我们也可以倡议商家制作标准的广告牌。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2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超市、菜市场、路边

调查材料分析:

1.菜市场有一地摊上卖萝卜,而他把“萝卜”的“萝”错学成了“罗”,成了“罗卜1元”;

2.某一灌汤包店来自天津,然而他把“汤”错写成了“荡”,从而成了“天津灌荡包”;

3.在一家暑假班旁边写着“门口亭车”,他把“亭”写错了,应该是“停”

4.还有一家家具店把“家具”的“具”写成了“俱”,变成了“鸿运家俱店”;

5.某小店售卖筷子,但他把“筷子”的“筷”写成了“快”,成了“快子3.5一包”;

6.某食油日杂连锁店的“连”错写成了“链”,变成了“链锁店”;

7.某馄饨店的招牌就是馄饨,可他把“馄饨”的“馄”写成了“混”,从而成了“混饨”。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现代人的文化水平有点儿低,有些人明知道是错的,却还习惯性的写错;

2.有些同音字容易搞混,如:以,已;在,再;想,响等;

3.有些形声字容易搞混,如:己,已;概,慨;既,即;极,级等;

4.现代人对汉字的态度太不认真了,导致街头的一些招牌字出现了错误。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管理,使街头错别字彻底消失;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3.建立调查小组,向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调查人:沈沁怡

  20xx年11月19日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3

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

小区门口。

调查目的:

搜集街头错别字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调查资料分析:

一出去,便看见琳琅满目的店铺,以及旁边放置的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比如某体育用品店,把篮球错写成“蓝球”。某小吃店把水饺馄饨写成“水饺混饨”某手机店把抢占先机错写成“抢占鲜机”还有的童装店,把大同小异错写成“大童小衣”。还有的把装潢写成了“装璜”。甚至有些饭店门口把炒饭错写成了“抄饭”不仔细查看,还真不知道哪里写错了呢!

通过调查,我认为错别字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商家故意写错别字。

2、商家并不知道哪里错了。

3、商家对汉字知识太浅。

针对上述现象,我提出以下建议:

1、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2、发现并让商家修改错别字。

调查感受:

虽然我们小学生的错别字越来越少了,但是那些店铺的广告牌广告词却有增无减,希望那些写错别字的商家及时改正,这样,让世界上错别字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调查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4

一、研究背景:

汉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还告诉我了我们漫长的历史中的许多故事,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但近几年,广告或招牌中出现错字,而且变得越发普遍,甚至有些商家为了博人眼球,特意将词语中的字词进行调换。因此,我决定做一次关于“招牌中的错别字”的研究调查。

二、调查方法:

利用周末空闲到大街上进行调查,并用纸记录、整理。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经过一下午的努力,我一共调查了59家店铺,107个广告牌。发现在59家店铺中有17家有错别字,比如将“一生一世”中的“一”写成“衣”,或者将“一决高下”中的“高”和“下”写成“糕”和“虾”,甚至将“盖世无双”中的“盖”换成了钙片的钙。

广告牌中的错别字就更多了:将“家具”中的“具”写成“俱”,将“拔地而出”中的拔写成“拨”,还有的将“防火栓”中的'“防”写成“放”,以及“得、的、地、它、他、她”不分……之类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小毛病。

四、研究结论:

经过调查,我发现招牌中的错别字真不少,造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恶意炒作和基础知识不扎实。

我觉得,要制止这样的局面,甚至改变这样的局面,只有好好学习这一种方法。汉字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把汉字正确的传承下去。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5

  一、调查目的: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生活中天天要和汉字接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运用呢?让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巷尾,寻找错别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尽点微薄之力吧!

二、调查范围:街头小巷的店名或招牌。

三、调查方法:分为两小队分头调查,将见到的街头错别字用照相机拍下来。

四、调查人员:华紫薇,吴安琪、叶禾、曾丽雯,杨晓琦,付情雨。

五、调查时问:20xx年x月x日

……此处隐藏4037个字……儿图书馆用的是汉语拼音却有大写;园岭一街和广告牌是中英文并用;红荔天桥是英文。都不统一,让人眼花缭乱,可能更让外国朋友如坠云雾中。这些也属于用字不规范的行为之一。

第四种是网络新语乱用汉字,广告中乱用汉字。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名词,虽然这是时代的发展导致的汉字的变革,但也不能乱用汉字,有些人为了时尚,也就用上了;有些广告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把成语乱用。你看,上面几幅网络新派流行的漫画,虽然很幽默搞笑,但是里面的错别字却触目惊心,尤其会让青少年儿童产生误解和歧异。广告牌竟然把“长久安”写成了“肠久安”。

3.错别字产生的原因

写字人为了让自己的招牌能吸引人,所以故意修改成语做广告。

写字人文化水平不够,有些字不会写,就干脆用了形近字、形声字、同义字、同音字来代替,如:“篮球”写成“蓝球”,“楼房”写成“搂房”,“鸡蛋”写成“鸡旦”。 写字人不够仔细,多笔少画中国汉字有很多都特别相近:如,代、伐,予、矛,酒、洒。,又如“兔子”写成“免子”,只是一点之差。

字义分析时有点误差,没能完全理解字的意思,以至于用错了字。如:像、象,题、提、的、地、得等。

写字人用了繁体字。

难字不会写:如,羲、瀚、蔫等。

有关部门管理的不够,治理缺乏力度。

由于心急,本应写前一个字,心里却想着下一个字,结果造成错误。

基础知识不扎实,笔画书写不到位;一些字作为偏旁时没改变;部首写错。

4.我国汉字文明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汉字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13

调查时间:

20xx年x月x日星期x

调查地点:

调查目的`:

在生活中存在一些错别字,让同学们留心观察,发现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并改正。

调查结果:

经调查,发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处。具体结果如下:

一家休闲服装店的招牌上写“休闲服10元”写成“休闭服10元”;

调查分析:

1、有些写字人水平太低,容易写错字。

2、有些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字形相似,容易辨别不清。

3、有些商人为了生意兴隆,而故意把一些成语或词语改成和自己卖的商品有关的。

调查建议:

向有关部门提出,并修改。建议有关媒体多多提醒市民,少用错别字,多用规范字。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14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新村

调查目的:自从仓颉造字以来,汉字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中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但是如今错别字现象非常普遍,商店的广告、招牌,街头广告,社区标语等常出现错别字。这些街头错别字影响了市容,污染了祖国的语言文字,急需得到治理,以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

调查材料分析: 今天,我就带着相机到我居住的园岭小区转了一圈,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竟发现了不少错别字,我拍了三十五张,下面是只是一部分。我发现有的是乱用汉字,乱写汉字;有些是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有的是中英文不规范使用,不符合标准等。下面我分类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第一种是“乱用汉字,用错汉字”。这种乱用汉字,乱写汉字的情况,大多数是文化修养不高的人手写的,比如说:卖鸡蛋的小贩把鸡蛋的“蛋”写成了元旦的 “旦”;把公“厕”写成了“公则”;把“库”写成了“裤”;收破烂的把“留”写成了莫名其妙的字;但是,我发现正规商店的广告和路牌也有错误。比如说:眼镜店广告把“需”写成了“须”;通心岭社区的标语牌把通心岭的“心”写成了新年的“新”。

第二种是“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现在在深圳,简繁体字混用,方言乱用的情况十分普遍,因为深圳靠近香港,很多香港人来这里工作,所以用了很多繁体字;而且有些商家错误地认为繁体字体现了这家公司的国际化,于是赶时髦也采用。还有些从外地人来到深圳,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方言。例如照片中的“楼什”、 “波鞋”等,虽然大家都明白,但这是一种很不规范的用字,真让人担心。

  第三种是中英文不规范使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一些路牌上,出现了中英文不规范使用,不符合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例如,市少儿图书馆用的是汉语拼音却有大写;园岭一街和广告牌是中英文并用;红荔天桥是英文。都不统一,让人眼花缭乱,可能更让外国朋友如坠云雾中。这些也属于用字不规范的行为之一。

  第四种是网络新语乱用汉字,广告中乱用汉字。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名词,虽然这是时代的发展导致的汉字的变革,但也不能乱用汉字,有些人为了时尚,也就用上了;有些广告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把成语乱用。你看,上面几幅网络新派流行的漫画,虽然很幽默搞笑,但是里面的错别字却触目惊心,尤其会让青少年儿童产生误解和歧异。广告牌竟然把“长久安”写成了“肠久安”。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错别字,我感到真后怕,我平常在作文和作业中也常出现错别字,想来真脸红呀!真对不起老祖宗的汉字!我建议:商家应该制作标准的广告牌,政府应该加大对使用规范汉字的宣传,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整治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它的发扬光大!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15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9日

调查地点:从家到下方桥

调查目的:搜集街头错别字,向商家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分析:一路走过去,发现许多招牌和一些广告上都有错别字。我们共调查了36家招牌与广告,其中有15家据有错别字。门口物流的“停车场”写成了“仃车场”,途中一家洗车店“洗车打蜡”写成了“洗车打腊”,来到大街上,一家服装店把“衣吧”写成了“伊吧”,饰品店把“十全十美”写成了“饰全饰美”,装潢店门口把“潢”写成了“璜”。现在些店门口的广告中,把“一网情深”写成了“一往情深”,眼镜店的一“明”惊人,药品店的“咳”不容缓……

调查结论: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商店的`人不注意谐意,同音不同字。

2大多写成繁体字。

3写字或打印文字的人把不认识的字随便输入,商家对于错别字也不在意。

4有些特意写错字,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

调查反思: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名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现在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希望人们都能重视起来,正确、规范现在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而不是滥用它们的来提高店里的名誉。

调查人:史歆翊

  20xx年11月19日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