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时间:2025-08-06 09:21:07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1

一、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全市三个区的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年龄从几岁到60岁不等。

2、调查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使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为XX年5月。

3、调查内容:教师的生活及家庭情况、教师的思想情况、教师的身体状况以及生病遭受坎坷时的救助情况、教师的工作状况、教师的福利状况、教师的心理疾病及教师迁移变化的动机、农村教师的现状、社会各界对教师的看法及理解等。

二、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400余份,回收368份。其中男性占38%,女性占62%,学生占12%,青年占46%,中年占28%,老年占14%,领导占30%,教师占62%,其他人士占8%。

2、农村教育现状的基本特征。

(a)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工作量大。

调查中,很多的学校领导表示,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环节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在我们的问卷调查表中,一周有20节以上的课的老师占78%,10节以下的只占10%,剩下的12%就在10到20节之间。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80%以上的老师一般上的是2门到3门课。在村小,有18%的老师还在上复式班。比如隆兴小学十四村,地处金城山,山高路远,学生上学困难,老师更加不愿意到那去上课,整个村小就只一个老师,不上复式班,孩子又怎么办呢象这样的村小还有很多很多。担任班主任的老师,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更多的班务工作需要处理,上课前得写教案,上完课后得批改作业、研究学生、家访等。繁重的工作不仅体现在上课时间上,而且其它方面也体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还要搞大量的机械作业、家庭作业,教师都得认真检查批改;除作业外,还要对付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考试好像成了体现教师工作价值的唯一方法。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繁重工作的过程:出题、监考、看卷、分析……着实忙!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复杂的学生问题,让许多教师心理劳累是不言而喻。

我们看看御史小学的李蜜老师一天的工作:

6:00————————6:30

起床、洗蔌、做早饭

6:30————————7:00

吃饭,边吃边看当天上课的教案

7:00————————7:40

到教室,安排并带领学生打扫清洁卫生

7:40————————8:20

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辅导学生早读

8:30————————11:40

上午有三节课要上,两节语文、一节数学

11:40———————1:00

回家做饭,动作快的话还可以休息一会

1:00————————2:40

到教室安排学生睡午觉,并守午觉

2:40————————4:40

下午一节语文、一节数学

4:40————————5:20

批改当天的作业,并且准备第二天的教案

5:30————————6:30

学校开会,会上强调安全并布置班主任工作

6:30————————7:40

匆忙的吃晚饭,尽量安排时间家访

7:40———————

刻试卷,为学生出习题,做完后休息

李老师还是在中心小学任教,她一个人上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课,并担任班主任,学生有近50人,繁重的工作已经让她疲于奔命了。李老师只是我们很多老师中的一个。

而且,除了这些外,老师还得管理和揣摩学生的心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给农村教育工作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教师全天候的工作之外无形中延续着,这是其它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有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让许多教师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城区学校,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工作,好的教师都流向了城区学校。工作量大,因而造成师资的流失、师资力量的薄弱……形成了长期的恶性循环,农村教师的负荷也就不断增加!

(b)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稳的,而在硬件设施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也不一定有几个老师会使用,形同虚设。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最辛苦的当数上音乐课。

如御史小学,目前的音乐课设备就只有一架破旧的电子琴,又重又破,几个音乐老师上课都没用它。姜大丰老师上音乐课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老朋友二胡给拿上,其他大部分老师上课都是用嗓子吼。

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御史小学。

在我们的调查中,80%的学校音乐课设备都还基本没有,情况好的学校至多也就是几台录音机,或者风琴。有钢琴的学校,只是个别。

体育课,也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相当于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大部分学校就是几个乒乓台和篮球架。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艺体科目没有专职的老师,都是由其他老师上。上课的老师很多时候都是让学生自习、做作业、看书。素质教育在这一方面完全得不到体现。

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c)“留守儿童”现象突出。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城的农民工1。5亿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农村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在我们的调查中,80%的学校反应留守儿童现象严重。调查显示,有69。8%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只有11。3%的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我的人说说。在教育态度方面,有70。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吃穿睡觉”,别的很少管。“这说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委托监护人难以尽到对孩子的全面教育责任。”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的教师有着无以言状的苦楚。

御史小学的王小平老师不久前曾遇见过一件值得我们深思的事。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安排四年级开始上早晚自习,远的学生都住校,王老师是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每天晚上都会到寝室查夜,那天晚上,班上的一个女生不在寝室,王老师找遍了学校,也打电话 ……此处隐藏15034个字……范化高中。实验高中东扩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制约实验高中发展的操场问题即将解决。

(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各项管理日趋规范。形成了小学养成习惯,初中打牢基础,高中巩固提高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一是高考连年创优。自XX年以来,本科上线人数连续9年名列全市第一位。特别是20xx年,本科上线人数、优质生数以绝对优势位居全市首位,增长率达到51.24%,占全市新增人数的40.8%。文科上线数占全市的1/3以上。其中文科全市前10名,莘县占8名;理科全市前10名,莘县占3名。全市有10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莘县占5名。二是20xx年以来,着力开展了小学抓规范、初中抓课改两项重点工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全县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迈出新步伐。三是中小学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三)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将教育局下属的7处县直学校定为正科级单位,2处定为副科级单位,提高了学校领导班子的政治待遇。二是新教师“逢进必考”机制不断完善。从XX年开始,针对我县师资队伍年龄老化、结构失调的现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自然减员与新增教师1:1.2的比例,每年从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考中小学教师,共招收了1102名教师,有效缓解了我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缺编的矛盾。三是精简乡镇联校富余人员,全部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四是教职工实行全员聘任,因岗设职,定员定岗。

(四)教育队伍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一是对教育干部实行述职承诺制。每年年初,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局机关中层干部公开述职,总结工作,分析问题,落实措施,接受监督,增加了工作的压力。二是强化教师校本培训。在学校内部实行集体备课制、导师制、学科负责制,开展传帮带,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三是强化师德教育。把每年的9月份确定为“师德建设月”,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全面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创业热情。为了落实“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今年又开展了全县中小学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范围之大,要求之高历年所未有。四是注重培养名师名校长。目前,我县涌现出了3名水城名校长、4名水城名师,5名县级名校长、12名县级名师,落实了他们的科研经费,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扩大。

(五)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展顺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机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国家、省市《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研究制定了《莘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从XX年年春季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步免除了杂费,减免了课本费,同时对初中贫困住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受助学生达到了在校生总数的8%以上。今年,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调整为每生每年小学400元,初中600元。省、市、县按照80:8:12的比例分别负担,及时足额拨付,专款专用。财政、教育部门逐步完善各项管理使用制度,“校财局管”工作进展顺利,确保了义务教育经费的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5

近日发布《20xx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广州非本地户籍学生数量呈上涨趋势。

20xx年末,广州常住外来人口460.3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达36%。

广州地区学校在校生数量中,非本地户籍学生数量不同阶段均呈现上涨趋势。小学阶段20xx年占比56%,达到48万人,初中阶段20xx年提升至40%,达到15万人。高中阶段增幅最大,20xx年仅为14%,20xx年猛增至27%,达到4.8万人。20xx年广州高中阶段外地学生比例比北京要高15.6%。而义务教育阶段广州外地学生占比51.2%,比北京高8.2%。

广东采取“异地高考三步走”的稳步推进政策。第一步,20xx年通过积分入户或者是高技能人才的子女可以参加高考;第二步,20xx年在广东居住满三年,参加三年的社保,子女在广东的中职学校有三年的学籍,他们可以参加中职升高职的考试;第三步,20xx年所有的进城务工人员住满三年,参加社保三年,且子女在广东读了三年书,有三年学籍,可以参加普通高考。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统计,20xx年在广东参加高考的外来随迁子女或超过4万人,届时会将广东高考报名人数推向又一个高峰。

近日发布《20xx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报告指出,非京籍学生在北京上小学的难度明显增加。

20xx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14.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为1312.1万人,常住外来人口为802.7万人,后者占常住人口的38%。

20xx年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学生占比43%,达到47.3万人。而高中阶段非京籍学生占比减少至11.39%。

其中小学阶段非京籍学生比例达到46.8%,接近半数。初中阶段达到33.3%,且近几年一直呈增长趋势。横向比较来看,高中阶段非京籍学生比例较小学与初中阶段锐减。20xx年高中阶段非京籍学生比例仅为小学、初中的1/3甚至1/5左右。由于在京不能参加高考,大多数非京藉学生选择返回原籍参加高考或出国留学。

从20xx年起,符合五项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京参加高考,但只能报名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当年共有114人报名参加高考。异地高考人数没有明显增加。

20xx年小学阶段非京籍招生数量比例达到45.2%,接近半数,但较20xx年有所下降。初中阶段达到38.4%,近几年一直呈增长趋势。高中阶段达到13.8%,较20xx年比例翻倍。

20xx年小学阶段非京籍招生7.5万人,占比45.2%。绝对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占比却明显下降。非京籍学生在北京上小学的难度明显增加。

近日发布《20xx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义务教育阶段非沪籍随迁子女比例达到45%。

截止到20xx年,上海市外来人口数量达到953.5万人,占比40%。

据上海市教委统计,20xx年随迁子女占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比例45%,达到53.8万人。相比较而言,20xx年北京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比例仅为41%,达41.7万人,而广州义务教育阶段非本地户籍学生比例为46.5%,达55.6万人。

随着上海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随迁子女入学的政策逐渐完善,优质义务教育将吸引越来越多外省市人群入沪。

从20xx年开始中职校开放招收随迁子女,20xx年招收仅1380人,到20xx年人数达到8036人。随着“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打通,中职招收随迁子女数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另外,20xx年起,来沪人员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值,即120分,其子女在本市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并完成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后,可在上海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