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1随着网络媒介的不断发展完善、网络营销手段的不断充足和成熟,网络购物已成为当今社会购物的一种时尚,并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走入寻常百姓家。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极为活跃的一个群体,更是带来和促进了网购的热潮。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成功收集了198位同学网购的状况和态度,分析当下大学生网购的现状和网购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合理消费。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消费;心理
大学生思维活跃、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和可自由支配的生活费用,加上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网络普及、电子商务急速发展的时代,网购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购物的主流形式,在其中,必然也会存在和产生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网购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发布的《20××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较20xx年底增加2962万人,半年度增长率为9.8%。与20xx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2.5%。与此同时,手机购物在移动商务市场发展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05亿,半年度增长率为42%,是网络购物市场整体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4.3倍,手机购物的使用比例由28.9%提升至38.9%。网购用户中大学本科学历者占比较高,为35.9%。其次是大专学历和高中/中专/技校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25.7%和23.7%。大学生已经成为网上购物的主要力量。在接受调查的名学生中76.5%的同学表示经常或偶尔进行网购,极少和没有参与过网购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7.3%和6.2%。
二、大学生网购的动机和心理
(一)内在因素:求廉、求便心理。
在接受调查的位学生中,绝大多数表示廉价、打折、方便促使他们更倾向于网络购物。据数据显示,由于网店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在巨大竞争下,网络的商品价格比在实体店购物消费的金额要低20%一30%,在生活费用并不高的学生群体中,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学生拥有手机和电脑的比例巨大,在信息如此通畅的背景下,学生们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就可以一览当下低价且不失时尚的物品。同时,如网上购票、网上订餐等更是给学生群体带来了诸多便捷和闲适。洒脱而无约束、简单而便捷正是学生群体所追求的。
(二)外在因素:商品多样、商家营销策略的驱动。
在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网络购物平台拥有全国各地商家的店铺,商品种类多样、形式多变,更有平时市场上所不常见的新奇物品,在商家的相机下,这些商品显得格外诱人,激发了人们的购买兴趣。同时商家店铺别具一格的装扮、温和亲切的沟通、以及承诺的七天无条件退货退款、包邮、注册会员送优惠券、好评返现等营销策略让学生倍感可信,从而产生购买行为。
三、大学生网购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虽然都到了独立的年龄,但容易人云亦云,辨别和独立能力还相对较差。在选择商品时,容易被商家的巧语所打动、被买家所谓的“好评”所蒙骗,购物渠道选择缺乏多样性、购物结构不尽合理。在购物遇到欺骗和不合意时不善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权利,容易造成利益受损。
在接受调查的198位学生中,网购月消费在300元及以上的达到了13.2%,据了解,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大多在1000元左右,300元以上的月网购消费很明显较大的限制了大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花费支出。这可能影响到学生们的正常生活和交往。
同时,66.5%的学生经常网购的物品为服装、鞋子、化妆品上,花在购买书籍上的只有13.5%,出于某些诸于担心食物变质和质量的原因,只有1.1%的学生选择经常在网上购买食品;有18.9%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可见衣着服饰在学生群体当中的吸引力和关注度,据20xx年2月27日淘宝数据盛典显示“每分钟卖2358件衣服,全年出售衣服连起来的长度可以往返月球两次”。
可见在对网购前景的预测中,有52.3%的同学认为网购的发展空间很大,会被人们所接受;35.5%的人认为网购发展前景不好说,毕竟存在很多问题;4.7%的同学认为网购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发展;还有7.5%的同学表示并不关心。如此显示,在多数学生学生看来,网购拥有很好的未来,从心理层面讲,他们对网购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和认可,甚至走向依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网购时考虑的多是购物的便捷性和求廉、享受的心理,其在购物结构和花费上需要做些调整。同时,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在网购时要摆好心态,不能一味的求廉,要增强辨别能力,在权利受侵害时要有维权的行动,才能更好的进行网购活动。从社会来说,要加强网络监管,保证网购的交易安全和及时处理网购中的纠纷,保障物流的安全和速度,服务好网购人群,推动网购健康发展。同时,从学校和家长而言,要加强对学生消费的指导和理财教育,让学生知道钱来之不易,理性合理消费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服务社会。
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2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他们的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他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大学生活是一个学生正式迈向社会生活的过度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也经历着心理上从学生走向成年的转型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文主要通过调查报告的方式,揭示了新疆师范大学学生消费行为和习惯,探讨了形成这些习惯的成因。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心理 方法 行为
一、调查方法
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的全日制在读本、专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和收集数据,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一定程度解读了目前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其中本科类院校学生110人,专科类院校学生90人;男生107人,女生93人,男女比例约为
1.15∶1。
二、调查结果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500--700之间占了39%,同时有4%的同学消费不足300元,同时也有17%同学月消费超过了1000元,属于高消费者。
2.伙食费:
……此处隐藏25337个字……的消费理念较为合理。大部分人在消费时更注重质量和实用,并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看来,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学生消费也是同我国的国情相统一的。并且,同学们也同时保持着艰苦朴素、不乱花钱的优良作风,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一些问题,有些同学仍然有攀比心理,而且比较严重,这与许多因素有关,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还有,有些同学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偏重在玩乐上,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既然已经出现问题,就应该拿出积极的措施来改正。在这方面,我们希望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加强理财教育,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中学生的消费问题。
在研究学习中,我们自身也有很大的收获,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我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认真,在困难面前我么学会了坚持与忍耐,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会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发现自己遇事更冷静,处事也多了一份成熟。
一份辛苦,一份甘甜,通过大家努力,获取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这次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特殊而有意义的经历,我们克服了胆怯,拥有了更多自信和成熟。
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10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手机作为高新科技产品之一,是人们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对手机市场起到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进行了深刻调查,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得到了比较准确的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得出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一些情况和较为批边的现象,其调查结果如下:
一 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在大学校园内有98%的人群使用手机,只有仅少数1%的人没有手机,其中在使用手机的人群中有13%的人有两部手机,出现这种现象的有9%的人是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这些群体主要是为了不漏过任何招聘信息,能和用人单位时刻保持联系.同时不同的人群对手机电话费用的支出也不尽相同,据调查,每月手机费用支出在100以下的占73%,每月消费在100以上的占27%.在这些手机费用的支出中对短信功能的使用远远超过了通话功能,大多数人群的每月短信费用占总费用支出的2/3,同时也有26%的人群利用手机上网,可见,大学生对手机前沿科技知识越来越了解了,对手机的消费和如何利用手机功能为自身创造价值方面显的越来越成熟.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消费者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表现出其巨大的消费潜力.
二 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
根据调查显示的数据,可知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处于一个较高水平,造成这一较高的消费动力的原因,据调查,有以下几点:
第一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欲望增强.
第二 新经济,新文化,新观念,学生的总体规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就引起了手机消费的购买决定.
第三 信息的极大丰富化,便利化,厂商在手机广告的宣传力度上,对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动力也有影响.
总的来说,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是在一个高水平上,在这总前提下,就回发展出一系列满足消费动机的目标,从而最终做出购买决定.
三 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
经过学习过程对消费的需求,根据学生手机族对手机购买的动机进行了调查,起动机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实用功能的购买动机.据调查显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与实用功能,有79%的被调查者以为好用和耐用是重要的.而在现阶段在满足人们质量的要求上,对手机功能的要求也很重要.70%的人群希望手机带有摄像,MP3,MP4,红外线和蓝牙等功能,同时也对手机品牌的趋向也很所不同,90%消费群体以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等品牌较为认可,而对CECT,NEC等国产品牌持否定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趋向于时尚,潮流的发展方向.
第二,外观设计的购买动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有质量保证的前提下,有60%的人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有60%的人认为手机的外观设计是影响购买的程度,据调查优0%的人群喜欢大屏幕的手机,先在手机市场中主要有翻盖,直板,滑盖,旋盖几种机型,厂商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换代,推出心肠品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范围,所以在手机的款式,造型,颜色等方面都能够吸引学生,同时,有68%的学生希望拥为"大学生量身订做的手机",由此可见,手机厂商如果抓住学生这个强大的消费群体,迎合学生的需求,就会给厂商带来更大的效用.
第三,方便的购买动机.根据前面学生手机族的分析,得知大多数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与家人、朋友、用人单位联系。对于购买手机与家人联系这一目的,据调查显示,有95%学生手机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态度,而这种态度对学生手机族购买动机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也为了方便朋友之间的相互联系据调查,用于联系这方面的购机因素,较为重要,另外,还有部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怕漏过任何招聘信息的压力,也推动了此种购买动机的产生。
第四,廉价的购买动机.据调查显示,有69%的大学生人群所能承受的手机价格在1000~20xx元之间,手机间隔在20xx元以上的购买人群也占有相当多的比例.也就是手,对与大学生他们需要的是不同档次的手机,水者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手机族会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购买手机,现在手机厂商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欲付话费赠手机的活动,类似着种分期付款并能用到价格贵,功能全的手机,有53%的人群持赞同意见,如此的消费能缓解购机当时的经济压力.因此手机厂家需要生产高,中,低档不同档次的手机,以满足大学生手机族的需求,以达到手机厂商和消费者实现双赢的政策.
四 手机市场
在被调查者中98%的学生消费群体认为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是必不可少的,75%的人群认为手机应该哦每2到3年一换,也有少数一部分世上一族追随世上潮流,追随最新,最炫的手机款式.因此,这部分人群的手机更换频率就很快.所以对手机的不同款式的需求量也就大大增加,要提高对此消费群体的关注,家大开发这片新市场,推行各项让利策略及鼓励措施,进一步加深对厂商产品的推广,见回对手机市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本调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大学生手机消费的因素.不过,还需要更加深入更加细致的调查,手机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并与电脑网络一样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手机的相关使用和消费中,大学生充分体现了年轻人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勇于创新,张扬个性的优点不过也有不足之处,在某些方面,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还是不能理智的思考,在手机的使用及消费中没有过于详细的计划,在学习与娱乐中并没有找到切合自己的平衡点,结果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与财力。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弱,因该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训练,以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







文档为doc格式